摘要:不指定受益人,保險公司會把保險金交給被保險人的法定受益人。第一順序的法定受益人是配偶、父母、孩子,第二順序的法定受益人是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34歲的李先生給自己購買了一份定期壽險,保額100萬,保障期限是二十年。李先生47歲那年,不幸在下班路上被高空墜落的花盆砸中,經搶救無效身亡。由于李先生在訂立合同時,沒有指定受益人,且李先生的雙親皆已身故,因此保險公司將100萬理賠金交給了李先生的妻子和獨生子。
一、什么是受益人?
保險的受益人是指保險金的受領人,是享受保險利益的人。在購買保險時,由投保人指定受益人,在人身保險中,指定受益人需要經過被保險人的同意。
二、不指定受益人會有什么影響?
如果投保人始終沒有指定受益人,那么在發生保險事故后,保險公司會把保險金支付給被保險人的法定受益人。
三、誰是法定受益人?
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,第一順序的法定受益人是配偶、子女和父母,第二順序的法定受益人是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在沒有指定受益人的情況下,如果存在第一順序的法定受益人,那么保險金將支付給第一順序受益人,此時第二順序受益人沒有領取保險金的資格;如果被保險人的第一順序受益人都已身故,那么保險金將被支付給第二順序受益人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三、如果有多個第一順序受益人怎么辦?
如果存在多個第一順序受益人,在沒有指定受益人的情況下,保險金將由這幾個受益人平分。在李先生的案例中,由于李先生有妻子和獨生子,而父母已經過世,因此保險金由他的妻子和獨生子平分。
四、指定了受益人,但是受益人提前身故,有什么影響?
有時候,雖然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指定了受益人,但指定的受益人在被保險人之前身故。
面對這類情況,投保人可在取得被保險人同意后,向保險公司發出書面通知,要求變更受益人。如果投保人始終沒有變更受益人,那么發生保險事故后,會將保險金支付給被保險人的法定受益人。
上一篇
下一篇